转载来源:监理思维之光 总监带好团队的“三给”智慧:目标、信心、方法 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k2NDg2MjE0MA==&mid=2247488523&idx=1&sn=fe15275025f7c73fb950c69c4d5cfd5f&scene=45#wechat_redirect
给目标 给信心 给方法
带团队就是抓主要矛盾,解关键问题
在纷繁复杂的监理工作中,团队建设水平往往决定着项目监理机构“整体”能力,决定着监理工作成效。
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总监,我深切体会到:“优秀的团队不是自然形成的,而是用心带出来的”。
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,我凝练出“三给”法则——给目标、给信心、给方法,既融合了矛盾论的哲学智慧,也经受了监理实践的反复检验。
01
给目标:聚焦主要矛盾,明确前进方向
监理工作千头万绪,若不能抓住关键,团队便会陷入“忙而无功”的困境。毛泽东在《矛盾论》中指出:“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,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,起着领导的、决定的作用”。总监的首要职责,正是从众多矛盾中识别并锁定主要矛盾。
“明确目标能够为团队提供方向和动力,使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职责和工作重点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资源浪费。”
回顾我多年监理团队管理的体会,目标设定遵循三个原则:
1. 抓大放小,聚焦关键:项目进场之初,在与业主深度交流后,我会与大家讨论统一思想,确定项目监理的总目标。每月底或月初,我都会组织团队分析当前项目阶段的主要矛盾——是进度风险?质量隐患?还是安全漏洞?从中确定核心目标,避免目标过多导致力量分散。
2. 目标转化,责任到人:即将团队总目标科学地分解为各专业监理组目标、监理个人目标。例如当“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”成为季度主要目标时,我会与结构、材料、试验检测等专业监理组共同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子目标,确保个人目标与季度目标的协同。
3. 动态调整,与时俱进:主要矛盾会随着工程进展而变化。我们建立了月度目标审视机制,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工作重心,确保团队始终对准最关键的目标发力。
这种聚焦主要矛盾的目标管理方法,让团队从“疲于应付”转变为“精准发力”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监理效能的最大化。
02
给信心:包容差异成长,激发团队潜能
监理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多元,经验深浅不一,能力参差不齐是常态。总监若以统一标准苛求所有成员,不仅不现实,更会挫伤团队士气。曹操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的胸怀,恰是每一位优秀总监应有的格局。
包容不是放低标准,而是尊重成长规律。在团队管理中,我坚持践行:
1. 差异化培养策略:对新入职监理人员,重点强化规范标准和现场巡查基础技能;对资深监理工程师,则赋予技术难题攻关和培养新人的责任。每个人都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
2. 容错式成长环境:当年轻监理人员在现场未能发现问题时,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批评,而是与他一起分析:“错过了什么?为什么错过?下次如何抓住?”这种建设性的反思让团队成员敢于直面不足,在试错中成长。
3. 阶梯式成就激励:设置“进步之星”、“质量卫士”等多元荣誉,不只奖励顶尖人才,更关注每个人的成长突破。一位老监理在获得“最佳导师奖”后感慨:“原来带好新人也能获得认可!”这种“多元激励”让各层次成员都找到价值感。
《矛盾论》指出:“矛盾着的双方,依据一定的条件,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”。信心正是促进团队成员由弱变强的关键条件。当总监以包容之心创造转化条件,普通成员也能成长为优秀骨干。
03
给方法:善用工具赋能,破解能力瓶颈
面对团队成员能力差异,仅提要求不给方法是管理的“大忌”。我曾遇到一位工作认真但现场问题发现率低的监理工程师,观察发现他并非不负责,而是缺乏系统性检查方法。这正是需要总监提供方法支持的时刻。
方法是各种智慧的表现方式和实践形式。
“清单化”管理是我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赋能工具:
1. 编制《监理现场检查清单》
组织各专业顶尖监理工程师梳理关键控制点,形成涵盖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的标准化清单。例如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清单,详细列出模板安装、钢筋绑扎、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“必查项和控制标准”。
2. 分层级应用清单
对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,清单作为工作备忘录;对新入职或能力待提升的监理人员,则作为现场检查的“导航仪”。一位曾屡屡漏检的监理人员反馈:“带着清单去现场,就像有专家在身边指导,不再担心遗漏关键点。”
3. 动态优化机制
每季度收集清单使用反馈,结合工程新特点和技术更新,持续完善清单内容。三年间我们的清单已迭代升级“8个版本”,成为团队共享的知识宝库。
清单化方法背后蕴含着矛盾论的智慧——“将复杂的监理工作转化为主要矛盾点的系统把控”。当方法得当时,能力暂时不足的成员也能产出高水平的工作成果。
“三给”融合:总监的领导艺术
目标、信心、方法不是割裂的三招,而是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:
清晰的目标为方法应用指明方向,避免“方法用尽却南辕北辙”;科学的方法为目标实现提供路径,增强团队达成目标的信心;坚定的信心又是团队克服困难、坚持运用方法的精神动力。三者循环促进,形成“团队成长的飞轮效应”。
在监理工作新常态下,我深切体会到:总监的角色不是“监工”,而是“团队赋能者”。运用“三给”法则带团队,收获的不仅是项目成功,更是一支能征善战的专业队伍。当团队成员在目标引领下成长,在信心激励中突破,在方法赋能中提升,监理工作的价值便在人本关怀与技术理性交融中得以升华。
工程会竣工,团队会解散,但那些共同聚焦目标、相互信任支持、协力攻坚克难的经历,将成为每个成员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。这,正是总监“三给”智慧的真谛。
愿我们都能在2025拥抱变化,向上成长!
——欢迎大家反馈交流~
监理思维之光 · 共勉
成长改变自己,知识服务世界。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,仿佛人们时常会陷入焦虑、无所适从的境地,真正静下心来你会发现:成长才是最大的稳定!